《金基研》 霞路/作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逐步兴起,各互联网平台的“流量效应”也在逐步显现,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等逐渐成为了不少消费品牌进行宣传推介的新工具。在此背景下,一些公募基金“跃跃欲试”,希望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扩宽渠道。
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除了由基金公司或基金销售机构直接运营的账号,不少由个人或其他组织运营的账号也在发布与基金相关内容,甚至一些没有基金专业背景的“网红”也在通过个人账号“试水”基金内容。面对各平台上鱼龙混杂的“基金博主”,投资者有哪些方法可以分辨出“李逵”和“李鬼”?面对各类与基金相关的短视频或直播,投资者怎样能够从他们发布的内容中提取到有效的信息?
一、基金公司“踏入”互联网平台,“基金直播”风从何处起?
无风不起浪,基金公司涉足互联网平台发布短视频或进行直播、各类“博主”踏入基金领域,或与基金投资者转变了解市场的方式以及“万物皆可直播”这一网络潮流有关。
一方面,在生活节奏加快、资讯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的背景下,碎片化的阅读、短视频的浏览或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消遣。而投资者了解市场变化的方式,可能已经增加或转移到了对短视频或直播的浏览和对短文的阅读上。
另一方面,直播的互动性,能够让浏览者拥有了向“主播”提问、参与讨论的机会。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或能够在这样的互动中进一步了解市场的状态和不同基金产品的特点。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通过开展基金直播活动,可以将晦涩难懂、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易于接受的短视频或直播环节,让投资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到市场的变化和基金产品的特点。
二、网络平台基金资讯“琳琅满目”,投资者如何识别有用信息?
1、平台账号鱼龙混杂,从专业性角度识别“正规军”
由于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个人注册账号后就可发布短视频、短文等内容或进行直播。在宽松的“准入条件”下,一些以往活跃于美妆、休闲、运动等领域“主播”,发现基金内容流量不错后,顺势“跨界”到了基金领域,发布一些基金相关的短视频,甚至进行与基金相关的直播。然而,这些“主播”以往可能并无与基金相关的工作经验或专业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这些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主播”,对基金产品的理解、分析、推广可能与基金产品本身的性质存在偏差,甚至其发布短视频或进行直播只为“引流”,内容和“台词”有可能是从别处“拷贝”而来。如果投资者盲目相信这些“主播”的只言片语,并根据这些所谓的分析和建议进行投资,可能会得不偿失。
因此,投资者在浏览基金相关的短视频或直播时,可以“挖一挖”账号的运营主体和过往发布的内容。如果发现账号过往发布的内容与基金无关,或者能明显看出运营账号的主体并无基金相关的从业资格或专业水平,投资者或可以把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当作“过眼云烟”,看看就算了。
当然,各类平台上也有不少由基金公司自主运营的社交媒体账号“正规军”,如华夏基金和南方基金等,这些基金公司要求主播具备基金从业资格和与基金相关的专业知识,且其发布的短视频“短小精悍”,内容生动。
2、不盲目相信“明星”,做足功课再投资
无论互联网平台内容的发布者是谁、其资质如何,这些内容的受众是各种风险承受能力级别的投资者。在这样的条件下,各类平台账号发布的资讯和展示的内容,比如市场观点和产品推荐等,或会存在产品和服务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情况。
因此,投资者在互联网平台看到与基金相关的内容后,可以先“缓一缓”,先通过基金销售平台或基金公司的网站等渠道,查询相关产品的详细信息,然后看看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是否与自己的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此外,尽管短视频和直播或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关于市场、基金产品的相关解读和其他信息,但这些内容或仍具有碎片化、主观性等特征。
而一些基金销售机构在制作短视频、进行直播的过程中可能会盲目地给主播塑造“网红化头衔”,如“某某女神”、“某某王子”等,投资者在这样的影响下可能会形成“追星”心理、减少理性判断,做出不恰当的投资决策。
对此,一方面,投资者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合,结合不同观点和自己的理解后再进行投资决策,避免因只听到一家之言而“一叶障目”;另一方面,投资者可以回归到对基金产品本身的分析上。比如,从各基金资讯网站、基金公司网站查询基金的业绩、回撤、投资策略和投资目标等详细信息,了解基金的全貌后再考虑是否要投资。
目前,各网络平台与基金相关的短视频多如天上繁星,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而与基金相关的直播似乎每天都在进行。尽管短视频和直播或能够帮助投资者快速地了解市场情况和基金产品,但投资者能够获得的信息仍可能具有片面性。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或还是要回归到对基金本身的质量、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和投资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