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机认检(股票代码:301508)披露网上中签结果,中签号码共有45,217个,每个中签号码只能认购500股中机认检A股股票。
本次发行最终采用向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价配售和网上向持有深圳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市值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2,260.8540万股,约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本次发行数量的50.0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2,260.8500万股,约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本次发行数量的50.00%。回拨后本次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0278785227%,有效申购倍数为3,586.99065倍。
本次中签结果如下:
2022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提升检验检测机构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完善认证国际合作互认体系,构建“一带一路”质量认证合作机制,不断提高“中国认证”的国际影响力;发挥认证认可技术机构在合格评定领域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完善认证认可技术体系。政策方面为业内企业提供一定发展机遇。
中机认检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车辆及机械设备第三方认证、检验检测综合性服务机构,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军用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民航地面设备、零部件等产品检验检测服务,以及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等认证服务。是我国车辆检测领域少数具备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能力的专业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在车辆检测领域品牌公信力和市场认可度高。
检验检测业务方面,公司在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和国家认可委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资质基础上,还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授权的 30 余项资质,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质认定。服务范围涵盖车辆和机械设备等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以及节能等方面试验检测。主要客户包括徐工集团、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中国重汽、北汽集团和东风集团等国内知名汽车整车厂商。
认证业务方面,公司是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首批从事强制性产品(CCC)认
证机构之一,主要提供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服务认证等。公司及子公司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可以开展针对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共计 6 大类强制性产品认证业务,以及金属材料及金属制品、机械设备及零部件和照明设备及其附件等自愿性产品认证 10 大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体系认证 9 大类,批发业和零售业服务认证、保养和修理服务认证 2 大类,节能诊断、绿色制造评价、碳排放核查等评价类业务 6 大类。主要客户包括奇瑞汽车、中国中车、AUTOLIV(奥托立夫)等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厂商。
作为检验检测和认证领域内技术标准的重要制定者,中机认检近年来主持或参与174 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拥有专利120项,软件著作权 183项。除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汽车整车造型创意设计、模型验证和汽车工程设计服务。
报告期内,业绩稳步增长,2020年度至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161.88万元、1.02亿元、1.17亿元。其中毛利方面,2020年至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公司检测及认证能力不断完善,检测及认证业务综合实力的提升。2020 年至 2023 年 1-6 月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4.79%、44.67%、42.72%及 49.10%,综合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
研发方面,2020 年至 2023 年 1-6 月,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2,623.29 万元、4,112.79万元、4,737.59 万元和 2,737.45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11%、7.68%、7.43%和 7.48%,总体呈上升趋势。
中机认检是我国车辆检测领域少数具备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能力的专业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发挥认检一体化优势,为客户提供认证检测一站式服务,从而减少客户选择、管理、协调众多检测和认证服务机构造成的成本和费用,缩短检测和认证时限,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汽车、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检测业务的国家级检测
机构之一,公司凭借在车辆检测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检测技术,先后切入民用机场地面服务设备、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零部件检测领域,现已成为我国车辆检测领域覆盖范围最广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
此次,中机认检上市募投项目拟募资7.47亿元,将成为中机认检现阶段主营业务的拓展和延伸。未来随着,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将根据行业的创新发展趋势进行相关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产业融合升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