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选基金的时候,有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基金的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基金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市场对基金或基金经理的认可。
其实,基金的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不合适,规模太大的基金会面临“船大难掉头”的窘境,规模太小的基金则有可能面临清盘的风险,面对巨额赎回时基金净值也有可能会受到影响。那么基金规模到底多大才合适?这还是要根据基金的不同类型来判断。
一、基金规模太大或太小都有什么弊端?
1、规模越小越容易受到大额申赎的冲击
《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开放式基金在存续期内,基金资产净值若连续60日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足200人,就会出发清盘的条件,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也就是说,当基金规模小于5,000万元时就会面临较大的清盘风险,要是买到的基金规模小于5,000万元,没等到收益产生基金就清盘了,这不就白忙活一场了吗?
另外,规模越小的基金,受到申购、赎回资金的冲击越大。比如,某只基金的规模为6,000万元,其中一个持有人持有2,000万元。某一天,这个持有人将份额全部赎回了,赎回金额占到基金净资产的1/3,基金就大约要卖掉1/3的股票,这次赎回对基金的影响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规模过小的基金,还会遇到投资范围受限、分摊费用较高、投研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各位投资者在挑选基金的时候,可不能忽视基金规模这个指标,不然 “一失足成千古恨”可能会酿成基金净值锐减的后果。
2、规模越大管理难度也越大
公募基金的“双十规定”限制了基金的投资,一只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0%;一个基金公司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该股票市值的10%。
基金规模越大,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的要求也越高。以股票型基金为例,一只规模在10亿元左右的股票型基金可能配置数十只股票就够了,而一只规模高达数百亿的股票型基金就可能需要配置数百只股票。在“双十规定”的限制下,一只基金的资金量越大,基金经理需要分析和研究的股票就越多,而且,股票型基金的净资产要有至少80%投向股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基金经理也是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跟踪那么多股票呢?
二、不同类型的基金,适宜的规模也所不同
1、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的规模可以偏大
货币基金是一种管理流动性的工具,持有人的是有时间一般相对较短,每天申购和赎回的金额非常大,对流动性的要求极高。货币基金的规模越大,越有利于这种频繁的、大额的申赎的进行。
指数基金一般会选取特定指数的成分股作为投资对象,不会主动追求超越市场的收益,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因此,指数基金的持股一般不会触及“双十规定”,基金经理首先要考虑的是申赎对净值的冲击和影响。指数基金的规模越大,申购赎回能够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就会越小,也就是说,与货币基金一样,指数基金的规模一般也是越大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增强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般会使用量化策略对基金进行管理。在本质上,增强指数基金更像是主动管理型基金,风险较一般的指数基金更大,所以增强指数基金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2、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要适中
像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这样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基金经理在管理它们时需要耗费不少精力来选股和构建组合,管理过程相对比较复制。在“双十规定”限制下,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越大,基金精力的管理难度会越大。
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过大时,基金经理操作的灵活性会受到不少限制,不利于调仓,也难以获得超额收益。一般来说,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超过50亿元时会被认为规模较大,而当规模超过100亿元时,就会被认为规模过大了。
当然,基金规模对业绩的影响也是因基金经理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秉持长期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而言,倘若其自身选股能力较强,换手率也较低,基金规模的大小其实并不会对基金经理的操作产生过多影响。
3、债券型基金受规模的影响较小
不同规模的基金公司自身收益模式和交易性质各有特点,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在债券交易层面往往会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能够动用的资源也会更丰富。但是,这并不代表债券基金的规模可以无线扩大,不然有可能会无法获取优质的债券资源,从而影响收益。
从整体上看,在挑选债券型基金时需要根据基金管理人的情况来讨论。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整体规模较大时,其债券基金的规模可以尽量大一些,但基金规模并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我们在挑选债券型基金时,还要结合基金本身的持债质量、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基民朋友一句,基金规模与业绩之间并没有明显直接的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基金收益特征不同,单凭规模很难判断基金的好坏。在挑选基金时,除了基金规模,还要根据基金本身的情况来判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