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霞路/作者

不少基金投资者都明白选基金的本质就是选择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在管理基金时,投资的底层资产是债券和股票等金融工具,而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在筛选股票时,除了会参考基本的财务数据,还会定性分析上市公司的情况。

那么,依照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会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筛选股票这一前提,投资者在挑选权益类基金时是否也应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又孰轻孰重呢?

一、定量分析背靠历史数据,筛选基金还需结合定性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或未必能充分考虑影响价格的因素

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固然能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然而这只是股票价格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行业景气度、市场风格同样能使股票的价格发生涨跌。如果基金经理完全以股票的历史业绩为基础,以定量分析的方式进行筛选,或并不能筛选出那些真正有成长性或者被低估的股票。

因此,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般都会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来筛选股票,并根据市场、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侧重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且定性分析的重要性可能会更高。而基金投资者如果完全以定量的方式筛选基金,或与基金经理筛选股票并构建基金的逻辑有冲突。也就是说,面对权益类基金,定性分析或更为重要。

2、定量分析依托历史数据,或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变化

与定性分析相比,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股票和基金等投资品过往的业绩数据,在此基础上,使用定量分析还可以作出回归分析及预测。

然而,投资产品的历史业绩并不能代表其未来的业绩表现,如果股票所在的行业或基金主要投资的行业发生了变化,行业的整体表现与过往并不一致,那么根据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和预测,其参考价值将会降低。

此外,定量分析的工具是各种公式、理论和模型,计算结果仅能代表所选取最新数据生成时投资品本身的状态,市场情况、行业表现、投资者情绪等因素或难以计量而被忽略掉。

二、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分析市场、政策及行业

1、运用定性分析,需要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和市场变化

挑选基金的过程,其底层逻辑其实是挑选基金经理,而如何用定性分析的方式挑选基金经理,离不开对基金经理的研究。

投资者若想要挑选到业绩表现好于同类的基金,首先就要筛选出那些真正具备选股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而如果想要筛选出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就需要对基金的底层资产、主要投资的行业有一定认知,并要理解基金经理为什么选择某一个行业、某一只股票,基金经理为什么需要在某个时点买卖股票。

如果投资者要理解基金经理的这些行为,在此之前还需要从市场、政策、行业等多方面入手,由宏观到微观定性地分析与某一只基金相关的信息。比如政策的出台是否影响到了基金主要投资的行业、市场情绪的变化有没有影响到基金的基本面、基金所重点投资的行业是否有企业暴雷等。

如果基金的业绩表现在各种宏微观的因素影响下发生明显的波动,或能说明基金经理还没有对基金重点投资的行业有清晰的认识,未能准确把握股票买卖的时机。

2、掌握定性分析方法离不开对市场变动节奏的把握

除了挑选到好的基金和优秀的基金经理,投资者想要在基金市场中获得收益,还需要对市场有自己的判断,把握好市场变动的节奏。

例如,在2023年的行业轮动中,不少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在管理基金时容易受到基金合同等因素的掣肘,无法及时跟上行业轮动的节奏,导致难以把握行业上涨所带来的机会。此时,投资者如果能先于基金的调仓及时转换赛道,利用ETF、股票、其他行业的基金等投资品调节持有资产的结构,或就能及时把握市场的行情。如华夏数字经济龙头混合发起式A等数字经济主题的基金和南方信息创新混合A等信息技术主题的基金,今年以来均获得了超过15%的收益率。

简而言之,投资者使用定性分析方法挑选基金,除了要花时间研究行业和股票外,还需要建立起对市场、行业、基金经理及产品的理解,以及在自己的理解之下构建和调整基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