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月24日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和调整预算的靴子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又详解了增发国债的项目安排,表示增发国债项目储备充足,“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预算调整之后,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国债增发与赤字率上调对既有的财政框架有所突破,为基建投资带来增量活水,也有望强化市场对于政策稳增长的诉求及基建投资在稳增长中扮演的角色。
前期受地方财政的制约,狭义基建增速由年初的9%左右下降到1-9月的6.2%,建筑央国企股价也均大幅回撤,估值和股价基本回到年初上涨前的水平。历次稳增长行情中,建筑央国企均有不错的表现,增发国债落地有望明显提升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2023年全年增速有望重回8-10%的区间,明年的基建投资预期也将明显提升,后续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及地方政府化债的政策也值得期待。此外,本次财政发力有望恢复地方政府的支出能力,建筑央企之外,地方国企甚至园林、装饰等前期信用受损严重的民企或会出现困境反转的机会。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化债方案落地对城投债市场的利好正在逐步显现。2023年专项债新增额度基本发行完毕,城中村和城市更新等新领域有望迎来政策支持。市政园林公司多为民营企业,业主主要为地方政府及相关城投公司,化债方案推进有望缓解部分工程款长期拖欠问题,对相关企业当期业绩产生显著贡献,同时资产端也有望得到修复。
此外,8月25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9月初相关会议进一步强调保障房建设对于缓解大城市住房矛盾、拉动投资消费的重要意义,预计后续保障房将与城中村改造等结合,建设进程有望明显提速。
此前的市场回调,建筑板块估值已回到较低位置。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低估值修复”和“信用修复,风险下沉”两条主线。一方面,建筑央国企低估值、低持仓、预期差较大的特点依然存在,行情既有基本面支持,又有主题催化;另一方面,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装饰、设计等板块受PPP、地方债务等影响,过去3至5年资产负债表受损,业绩普遍大幅下滑。而当前时点,中央财政扩张和地方政府化债成为重要催化契机,部分企业较为充分的释放了信用风险同时孕育着新的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