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开盘第一周,A股三大股指波动明显,涨跌不一,大盘价值风格占优,上证指数周涨幅3.02%,深证成指周跌幅0.78%,创业板指周跌幅5.59%。
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和钢铁表现较好,电气设备、电子和医药生物表现相对一般。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进口注册。该药可降低89%的重症或死亡风险,轻症病人在家疗养时可自行口服用药,效果超默沙东。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实施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银保监会就《信托业保障基金和流动性互助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明确基金定位和使用方式。流动性互助基金主要发挥信托业流动性调剂功能,在符合条件前提下,保障基金可以通过阶段性持股、设立过桥机构等方式参与信托公司风险处置。两类基金均不得用于救助被撤销或破产清算的信托公司。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融资行为持续改善。据21世纪经济报道,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迎来“开门红”,新增规模在去年四季度增长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预计1月房地产贷款新增约6000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月均水平多增约3000亿元。
国家医保局称,从三年改革成果来看,国家组织集采节约费用2600亿元以上,药品价格水平呈稳中有降趋势。下一步药品集采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重点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
中国1月份金融数据重磅出炉。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2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806亿元。1月末M2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
相关部门近日下发关于城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相关意见,明确对预售资金的规定进行全国统一。最新文件明确预售资金监管额度由市、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根据项目合同、工程造价等核定,以确保项目竣工所需资金,达到监管额度之后的剩余资金则可以由房企提取使用。
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4.8亿吨,其中废钢铁3.2亿吨,废有色金属2000万吨,废纸6000万吨。
OPEC最新月报称,随着经济活动的反弹和旅行升温,全球石油需求复苏今年可能超过预期。OPEC将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测维持在420万桶/日不变。全球石油消费量预计在第三季度将超过1亿桶/日,与上月预估一致。报告还显示,1月份OPEC原油产量增加6.4万桶/日,至2798万桶/日,低于OPEC+协议中承诺的增产额度。
国家发改委就价格过快上涨,接连约谈铁矿石资讯企业、煤炭企业。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约谈有关铁矿石资讯企业,提醒告诫相关企业发布市场和价格信息前必须认真核实、做到准确无误,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价格信息,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哄抬价格;对于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严厉惩处。发改委、能源局召开会议部署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并对监测发现的部分煤炭价格虚高企业进行约谈提醒,要求抓紧核查整改;对经提醒仍不整改的,将进一步研究采取调查追责等措施。
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支持力度。下一步,两部门将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赁金融制度,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长租房市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央行等多部门发布《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探索建立完善法定数字货币基础架构标准。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数据标准和监管数据标准制定,研究构建资本市场数据标准体系,提升证券期货业数据治理水平;有序推动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和统计业务相关标准制定。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撰文指出,金融作为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金融产品是“专卖品”,不是任意机构都可以卖的,“大V”通过社交媒体带货销售金融产品必须持牌,否则属非法金融活动。部分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在未取得境内相关牌照、仅持有境外牌照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平台向境内投资者提供境外证券投资服务,应认定为在我国境内“无照驾驶”,涉嫌非法金融活动。
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推进“双减”,规范培训收费行为,加强培训预收费监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制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指导各地完善学校划片政策,深入做好随迁子女就学工作。